为了美,大家都是很拼的。但有时看似做足了“护肤功课”的我们,却还是很容易被网传的护肤谣言所误导!em....
今天,就再来唠唠那些护肤流言,让家人们不再踩雷~
● 美白产品含有激素,会促进毛发生长
购买正规品牌的合格商品,是不会出现含有激素的情况哒。一款合格的护肤品从研发开始,需要经过非常多次的质检才能够出现在消费者面前,即使在上市后有关部门也会经常做产品抽样质检。
只要不购买“三无产品”,基本不会出现含有大量激素的情况。如果你购买了正规的美白产品,却觉得脸上的汗毛变重了,倒很有可能是美白产品真的有效,肤色变亮变白,使得原本的汗毛更显眼了,造成了“脸上长汗毛”的错觉。
● 吃木耳和酱油会容易变黑
食用木耳和酱油并不会使皮肤变黑。大量食用某些食物后会变黑,是因为该类食物中含有“黑色素”,食用过后会有黑色素残留在体内,黑色素沉淀从而使皮肤变黑。
实际上黑木耳中不仅不含有黑色素,铁含量也极为丰富,能够帮助排除身体毒素,且有养血功效,肌肤会越吃越红润有光泽。
酱油中也没有黑色素,酱油由豆类发酵而成,它的黑色来源于蛋白质和淀粉发酵,还有天然着色剂——焦糖。它们并不具备增加光敏感的功能,也无法合成致黑激素,因此对黑色素细胞的合成起不到任何效果。
● 爽肤水用力摇晃,泡沫越多营养含量越高
一瓶爽肤水根本无法从泡沫多少来鉴别。泡沫多的爽肤水很有可能含有水杨酸,这类刺激性产品并非试用于所有肤质。判断一瓶爽肤水的好坏,首先要先了解它是否适用于自己的肤质。其次,就是产品的使用感。建议首次购买爽肤水时去专柜试用,只有亲自试用后才能了解它的质地与功效是否适合你的肌肤。
在护肤品界,酒精就是第一背锅侠!人家明明可以用来促进渗透和吸收,还能调节使用护肤品时的清爽度,但怎么就成了很多人平时都不敢尝试的雷区了呢?!
负责任地说,如果你并非酒精过敏,或者是皮肤屏障受损的敏感肌,就不要再把它视作一种有害成分了,人家还是很好用的!
而且,不以浓度为前提的成分分析都是赤裸裸的耍流氓,只有当酒精成分含量特别高时,我们才需要特别注意。
● 脸洗得越干净越好
关于洗脸,使用感过于干涩的洗面奶,一般都属于皂基洗面奶,长期频繁使用,会带走皮肤的油脂,很容易破坏皮肤的屏障。特别是对于那些皮肤比较敏感的人来说,分分钟伤不起啊!所以在洁面时选择氨基酸类的洁面乳,会更加温和护肤哦~
● 长脂肪粒是因为眼霜太滋润
事实上,绝大部分的脂肪粒都和眼霜无关。质地比较粘稠、滋润的眼霜确实可能造成眼周的毛孔阻塞,形成和粉刺一样的微小颗粒。但是,这些小东西也有可能是粟丘疹、白头粉刺或者是汗管瘤, 并不一定就是脂肪粒。
比如粟丘疹,它是一种比较小的白色颗粒,可能是因为经常揉眼睛、卸妆不到位等造成的,和眼霜太滋润没有半毛钱关系。
而汗管瘤,形成原因,连医生也说不清楚,但肯定不是眼霜的锅,单单用护肤品也不能改善。